张宝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不断夯实共同政治基础
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与共和国一起成长,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已经走过60年伟大历程。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60年来人民政协的辉煌成就进行了全面回顾和高度评价,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开展人民政协工作的方针原则和工作要求,是指导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事业的纲领性文件。
学习胡锦涛同志讲话,回顾人民政协6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就会联想到我国多党合作事业不断探索和发展的历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隆重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从根本上解决了民主党派的发展前途问题。其后的一段时间,多党合作事业经受严重挫折和严峻考验。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迎来了多党合作事业的春天。1982年,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肯定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中的重要地位。1989年,中共中央经与各民主党派充分协商后制定了14号文件,明确了参政党的地位和作用。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使多党合作制度有了明确的宪法依据。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高度重视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事业,相继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加强人民政协工作、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等重要文件,进一步推进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进步。
60年的实践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开始恢复到不断发展,再到日臻完善,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我国的政党制度,不同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不同于一些国家的一党制,它根据中国实际出发,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正确地认识和衡量我国的政党制度,最根本的就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实践效果着眼。我们能够长期保持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能够在各方面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就得益于我们创立了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有效的新型政党制度。这其中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同时也凝结着各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60年来,民盟作为参政党经历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确立和发展,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事业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感受至深。费孝通主席在主持民盟中央工作时,曾结合中国政治历史演变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经验,向盟员强调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这一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他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中国有一个好制度,这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西方人不懂这一点。”对于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质,费老曾以通俗生动的比喻做过透彻的分析和说明:“一党领导,多党合作含有一个基本的意思,就是我常说的闻一多同志的名字。即‘一’与‘多’的关系。光有‘一’是不行的。有‘一’就有‘多’。这‘多’是在‘一’的领导下的。社会上有许多不同利益,民主党派要代表不同利益,通过民主党派把各种意见、看法都反映给领导。”他还将其比喻为下围棋,“这个制度有两个‘眼’,一个是领导,一个是合作。”费老对于多党合作制度的这番生动形象的解析,在民盟内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成为广大盟员的共识,也成为民盟事业发展的政治生命线。在此后的工作中,费老着眼于我国经济建设和政治发展,经过不懈探索,在实践中找到了多党合作框架下民主党派履行职能、为国家发展献计出力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了民盟工作要努力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在费老的倡导和推动下,民盟紧紧围绕国家中心任务参政议政,服务社会,这十二字一直成为民盟工作的指导思想。当前,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更需要民主党派发挥进步性和广泛性的优势,与共产党竭诚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盟将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扎扎实实地为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仍是民盟继续坚持的优良作风。
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发展和规范,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更加显著。人民政协为支持各民主党派切实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创造有利条件,民盟作为人民政协的组成单位之一,利用这个广阔舞台,凝聚参政议政的合力,积极发挥参政党的作用。在每年举世瞩目的两会上,民盟以党派的名义在政协会议上就国家各方面的工作和建设作出提案建议和大会发言。民盟的政协委员通过考察、调研和提交议案、提案,就国家和地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这些作用的发挥取得了很好效果,得到了执政党的充分重视和肯定。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人民政协工作。在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中,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在政协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包括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关于“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重要讲话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到党派小组,看望委员,听取意见,共议国是。在2006年和2009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两次来到民盟、民进组,看望委员,参加联组讨论。总书记仔细倾听政协委员们的发言,认真记下发言要点,就发言内容同大家交流看法,表达出他对我们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工作的关心和鼓励,他还针对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提出了全局性的要求。两次的联组会上,现场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我们这些亲历者无比感动和振奋,真切地感受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尊重委员意见的民主之风。中共中央领导以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内涵和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的讲话中就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工作的开展,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求我们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和引导广大盟员进一步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献计出力,用实际行动来体现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和决心,为发展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事业谱写更加灿烂的新篇章。
(转自民盟中央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