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提升地铁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通达便利性

发布日期:2023-02-21 09:3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调研室

地铁站与目的地的“最后一公里”,覆盖了近一半的市区人口及工作岗位,是地铁与城市衔接的关键。上周二,单日总客流首次突破400万人次,但调研发现,“最后一公里”仍有不便。为深入践行总书记“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营造友好的出行环境,应着力提升“最后一公里”的通达便利。

一、地铁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主要问题

调研统计,“最后一公里”的交通方式,各区稍有不同,选择公交的平均约12%,非机动车(包括电动车、共享单车)约23%,步行约45%,合计超过80%,是最主要的出行方式,但均有不足。

(一)是:接驳线不够多,等得久,换乘不便

开通了200多条地铁接驳线(也就是M线),只占地铁周边公交的1%,线路覆盖不全面,不能满足人口密集住区及园区的需求。

有的线路长,等得时间久。像297M,将近20公里,高峰期一等就要20分钟。

还有运营时间与地铁不同步。大部分接驳线是早7点到晚9点,和地铁6点到晚上11:50的时间不同步,早晚班没法换乘。还有,高峰期班次不够。像509M,高峰期发车间隔都要20分钟,影响市民换乘意愿。

(二)是:非机动车停车空间不足,停放不便

杭州的非机动车换乘比例高,尤其是外围城区,比如我们单位紫金港片区,最后一公里的电动车出行比例更高,停放矛盾更突出。

有的停车车位供不应求。像西溪湿地北站F口,离周边住区最近,非机动车出行量大,但没有停车点,导致非机动车占道停车严重,影响人行道。

而且一般没雨棚,雨雪天气不方便。虽然是小事,但我们到街道、社区调研,反映的群众很多。有人还问,为什么夏天路口都有遮阳棚,但停车点一年四季没雨棚?

还有高峰时期“小红车”无桩可还。地铁站周边的小红车停车桩一般20来根,高峰期往往桩满无法还车,“无桩还车”尚未普及。

(三)是:部分站点出入口布局不合理,步行不便

有的远离主要目的地,步行距离长。像大运河站,叫是叫“大运河”,但是最近的D口到拱宸桥超过750米,还得过两个红绿灯,无法满足大量游客的需求。

有的与周边重要公建缺乏连接,消费不便。像九堡站,金海百货先建成,物业主体与站点衔接动力不足,虽然距离A口就20米,但不连通。

有的马路单侧布局,进出站点要绕行。像武林广场站,由于地下市政管线及隧道埋深,出入口均在环城北路南侧,路北的乘客需从杭州大厦过街天桥绕至路南,再经展览西路,才能到达最近的B口。

这些问题在先有建成区,后设地铁的“线跟人走”类站点地区更突出,也是城市更新的重点和难点。

二、提升地铁出行“最后一公里”通达便利性的建议

地铁站点的微更新虽小,却是城市更新的关键触媒,是以点带面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022年,全市地铁出行占比约13.5%,而大走廊地区仅3.5%,因此,尤其要关注人口高速增长的大走廊地区及人口密度高、先城后站的老城区。因此建议:

(一)完善接驳线路与运营时间

一是推广社区接驳巴士、企业定制公交,加强接驳线覆盖。推广上城区160XM/170XM等深入社区、招手即停的社区公交,及青山湖科技城接驳重点院企与地铁的定制公交。

二是优化过长接驳线。一般地铁接驳线不超过5公里,很多线路不超过2公里,具有“短、频、快”的特征。通过合并、截短、调整走向等方法减少超长接驳线,提高接驳效率。

三是加密高峰期接驳班次,早晚高峰发车间隔不超过10分钟。根据需求延长接驳线首末班运营时间,有必要的地方与地铁运营时间同步。

(二)保障非机动车停车空间

一是提升非机动车停车建管质量。结合街角空地、绿化等增设小型停车点。借鉴南京江北新区经验,增加停车雨棚,方便市民。加强地铁口周边非机动车停放管理,投放停车架,提高停车坪效。

二是改造存量小红车,推广无桩停车。加大小红车“亭改屏”力度,减少占地面积,增加停车量。增加无桩还车改造力度,方便市民还车。

三是法定规划落实非机动车停车空间。将非机动车停车面积、停车位等配建要求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内容。

(三)加强地铁出入口与周边公建互联互通

一是加强项目前期意见征询。可以通过责任规划师开展工作坊,广泛邀请周边居民及企业员工参与,充分挖掘需求,提出合理的更新方案。

二是重点站增设地铁出入口。如西湖文化广场站,增设或延伸地铁出入口,引导乘客直达西湖文化广场。

三是大客流公建增设地下通道,连接出入口。如文一西路站与浙一余杭院区,采用地下通道连接地铁出入口和周边公建。

今天,杭州有了516公里的地铁,251个站点,“最后一公里”覆盖了杭州40%的市区人口,45%的工作岗位。提升地铁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通达便利,将进一步打通城市与轨道交通网之间的毛细血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城市范例。

(此文被用作民盟市委会在市政协十二届二次全会上的大会口头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