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杭派民居入画来:文化铸魂绘就富春山居共富图

发布日期:2023-08-01 10:53 浏览次数: 作者:桑万琛 信息来源:科技一支

编者按:通过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市盟员收获颇多。近日,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桑万琛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有感而发,撰写本文。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之际,为了进一步提升乡村风貌,杭州市政府决定开展“杭派民居”工作,探索实践杭州特色的新乡土生活。多年深耕,承载着广大乡村群众的朴实梦想与期待,有着政策引导、乡村治理、村民农户之间的碰撞化合;久久为功,贯穿着人民至上情怀的有为实践与敢为担当,绘就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富春山居共富图。

一、“杭派民居”的情况介绍

在“千万工程”推进过程中,杭州市解决了村庄人居环境“脏乱差”等基础问题,但传统民居文化也遭遇着“千村一面、价值缺失”的威胁。2013年,杭州市规划管理部门率先开展“杭派民居”课题研究,经浙江卫视、浙江日报、杭州日报等重要媒体报道,收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积极响应。同时邀请多家国内知名建筑设计单位,按野趣山居、杭韵水乡、诗意田园等不同类型设计了30余套建筑方案,编入各区县的农村住宅标准图集,成为指导建设的实用工具。2014年起,市政府先后认定23个“杭派民居”示范村,在全市形成了可推广的示范成果。2022年,浙江省正式发文全面推进浙派民居建设,整体塑造浙派乡村风貌,杭派民居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扩大了影响范围。

二、“杭派民居”的内涵与价值

(一)“千万工程”中承上启下、全域景区阶段的关键抓手。2013年起,“千万工程”进入全域景区阶段,“杭派民居”承接过去十年的建设成果,更进一步解决了千村一面、万楼一貌的特色趋同问题。当时杭州乡村在空间格局上,传统行列和里巷文化逐渐丧失;建筑形式上,千村一面和建筑文化迷失问题日益突出;整体风貌上,攀比建设的风气导致民居建筑高度失序。杭派民居依托地域乡土文化,重拾杭派民居传统、恢复乡村文化韵味,成为全域景区发展的关键支撑,为“千万工程”的持续推进提供了重要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浙派民居乃至中国传统民居的重要代表之一。杭派民居作为浙派民居的重要组成,以兼容并蓄、多元风格的特征而著名,岳官巷吴宅、七龙潭梁宅等建筑荟萃了当时民居建造工艺和审美艺术的精华。2014年10月,由住建部组织的首次国家层面的传统民居全面调查,并编写出版的《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中,完整引用了课题组提出的“十二项典型建筑特征”。杭派民居在“千万工程”中不仅彰显了乡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更扮演着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角色。

(三)文化自信下的中国式乡村现代化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做到乡村社会形态完整有效,文化基因、美好品德传承弘扬”。树立文化自信,再现深入人心的杭派民居印象,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历史的责任。杭派民居不仅局限于建筑风貌,而是基于江南核心地域文化特征,构建符合的新乡土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乡村逐步实现从“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转型。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看得见“远方”,形成乡村安居乐业的共富典范。

富阳东梓关村有1500多年的历史,然而常住人口一度仅剩300户,古建筑破损严重。通过“杭派民居”改造,再现了江南粉墙黛瓦的水墨画卷,被誉为“中国最美回迁房”。随着人口回流,文旅产业蓬勃发展,2018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单日游客量突破10万,先后荣获杭州都市圈最具人气的“美丽乡村”和浙江省3A级景区荣誉,受到中央媒体多次宣传报道,甚至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成为世界瞩目的文旅新地标。东梓关村的变化彰显了“杭派民居”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让人们留下记忆中的乡愁,也见证了乡村的可持续生长。

三、杭州实施“杭派民居”的主要经验

(一)凝聚共识,文化回归下的留住乡愁。当时杭州农居建筑风格杂乱无序,罗马柱、大穹顶、甚至哥特式风格等都有出现。为此杭州市一是注重研究先行,系统性地对杭派民居开展课题研究,梳理总结了“杭派民居”具有的大天井、小花园、人字线等12项建筑特征。二是注重观念引导。通过数十次下乡宣讲、组织村干部赴境外先进地区考察乡村发展等措施,逐渐转变了基层的传统观念,让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人字坡等关于乡村环境、乡村色彩和乡村建筑等共识深入人心。村民逐渐意识到民居建设不仅是一种风格,更是保留和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方式,进一步增加了村民对杭派民居建设的支持。

(二)强化引领,顶层设计下的全域升级。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市政府成立了杭派民居工作组,由市政府领导亲自挂帅,多部门共同推动杭派民居的实施。2014年12月,杭州市政府正式下发《“杭派民居”示范村创建工作实施办法》,市和区、县两级农办负责重点落实项目申报以及项目检查、验收等综合协调工作;建设、规划部门负责项目建设规划与指导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负责落实相关建设用地保障与服务工作。二是注重示范引领。2015年8月起,全市分批次启动“杭派民居”示范村创建,依托农民集聚区建设、村落建筑修复等,精心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这场以深化“千万工程”、推进城乡统筹为目标的乡村“试验”,在全市展开。

(三)以奖代补,导则编制后的处处是风景、人人是画师。杭派民居的特征已经普及,而规章制度的制定对于推广实施起着关键作用。一是注重以奖代补。2015-2016年,对达到创建要求的“杭派民居”示范村,市和区、县两级有关部门在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不断增强“杭派民居”建设资金的叠加效应。二是传递考核信息。杭州市通过发布杭派民居示范村建设导则和评价标准,明确将“规划布局、建筑单体和特色附加产业”三项重要内容清晰传递给基层。有了导则和标准,不仅使得基层更愿意推广杭派民居建设,也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以青芝坞为例,村委制定了本村建设导则,包括建筑色彩、庭院绿化、窗框样式等内容,并根据符合度设定对应分数,不同分数对应不同的装修奖励资金,高分者可获得更多资金支持。通过自上而下的引导,青芝坞逐步实现了“慢生活村落,家家有民宿”的乡村振兴目标。

(四)活力再生,美丽乡村后的美丽经济。乡村是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与管理的有机统一,为了进一步扩大杭派民居的发展优势,杭州市一是注重产业规划结合,将村建设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体现宜居、宜业、宜游、宜文的要求,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兴旺。二是注重活力空间谋划,组织设计竞赛,引入知名建筑设计团队规划设计,通过对村民活动空间及乡村功能区域的重构,为美丽乡村的美丽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以东梓关村为例,规划了游客接待中心和停车场等,打通游客与村民之间经济和文化互动;同时各级部门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美丽产业,2020年旅游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直接受益人数上千人。

“杭派民居”的建设不仅还原了人民心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乡村生活,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一场生动的杭州实践。如今十年过去,这些白墙黛瓦、杭韵悠悠的杭派民居实现了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也为未来的乡村振兴留出了更广阔的空间,更展示了文化自信下的中国式乡村现代化探索的力量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