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盟员风采

盟员作家王基诺: 用心描绘乡村文化最美底色

发布日期:2025-05-16 17:5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民盟钱塘区支部

“作为艺术村长,即使平时工作再忙,只要新围村有需要,我一直都在。”回想过去一年多的时光,王基诺满脸笑意,郑重表态。

理想扬帆:作家受聘艺术村长

微信图片_20250514171247.jpg

2023年12月27日,钱塘区首批23位艺术村长受聘亮相。其中,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青文联文学创作委员会理事、民盟钱塘区支部盟员王基诺荣幸担任新围村艺术村长。

当初王基诺在舞台上接过主持人手中的话筒,曾激动地表示,自己作为现实题材小说作家,下一步希望能够多创作些作品,挖掘村民们拼搏向上的精神内核,讴歌他们的美好生活,另外还计划联合更多作家,开展作家下基层采风等活动。从那时开始,王基诺和新围村这两个原本独立的个体紧紧关联在了一起。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年时光悄然而过。在这一年里,王基诺又用理想和努力递交了怎样的一份答卷?

“文学和美术、诗歌、音乐不一样,不能直观呈现,相对抽象,必须用心不断琢磨体味。”2025年1月,在富阳桐洲岛举行的杭州市新时代文学创作实践点座谈会上,王基诺作为新围村文学创作实践点负责人进行表态发言。彼时,通过一年努力,新围村在区文联和区作协的帮助支持下,被评为了钱塘区唯一一个市级文学创作实践点。

文学为骨    艺术为媒   多元化尝试让乡村文化更丰富

微信图片_20250514171348.jpg

据王基诺介绍,在过去的一年里,只要有时间,她就会到村子来调研采风,体验生活。也正是在充分了解了新围村历史变迁及“围垦文化”、“潮涌文化”的基础上,她创作出了32万字的现实题材长篇小说《沙地春秋》。该书以新围村历史变迁为蓝本,通过讲述梁家三代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工作状态,展现了新围人自立自强、积极向上、蓬勃进发的精神面貌。作为影视编导专业毕业生,王基诺还在文字的基础上,融入镜头语言,以新围村特色产业远鸿花卉发展为主题,创作拍摄微电影《新围村的突围》,讲述90后青年小范到村里创办花卉基地,在村组织的帮助下,逐一克服困难,最终取得事业成功的故事。

另外 ,王基诺还在村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利用休息时间组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邀请区作家协会的作家们到村里采风,共同创作反映新围村精神风貌的文字;读书日和村里的孩子们一道分享阅读的快乐,为他们送上由作家亲笔签名的书籍,鼓励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假期,给孩子们讲读诗歌、教授绘画,带他们观看儿童剧演出......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孩子们深入体会艺术所带来的快乐。

以剧本杀重拾乡土记忆   推动乡村共富

微信图片_20250514173122.jpg      微信图片_20250514173115.jpg      微信图片_20250514173109.jpg

今年一月,在新围村CEO金淼中的热忱邀请下,王基诺利用自己专业知识,以新围村特色食品“十碗头”为蓝本,与村里一道带领浙江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在校大学生策划打造了两款“整村剧本杀”。今年3月中旬,集合了欢乐游玩元素,让玩家在游玩过程中更好进行乡村生活体验的剧本杀已正式推广上市,目前总体反映良好。

“现在短剧市场如火如荼,钱塘区也推出了一系列帮扶短剧产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接下来,我希望能够创作拍摄讲述新围村故事的短剧,更好地展现新围村和河庄街道的精神面貌,推动新围村经济产业发展,以文艺的方式引领村民早日实现共富。”谈到接下来的计划,王基诺的目光中满是憧憬。

新围村,隶属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河庄街道,位于杭州市钱塘区西北部,紧靠钱塘江大堤,有“围垦第一村”之称。作为河庄街道有名的围垦第一迁户村,这里见证了自上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的特殊历史往事。这里的村民,是围垦的先驱者,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意志,将一片片滩涂变为肥沃的土地。在一代代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如今这里不仅早已不是过去“潮来水汪汪,潮退白茫茫”的滩涂,已然蝶变成了“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产业特色化,生活传佳话”的美丽乡村。线路上有麦腾生态农园、钱塘小雅、钱塘绿岛等多个特色打卡点,可以感受沙地风情,重温围垦精神,体验多样的农文旅融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