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参政议政 > 工作动态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杭州盟员柳沛的获奖论文提出哪些建议

发布日期:2025-06-20 09:4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调研室

6月12日,主题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民盟第十六届民生论坛在海南万宁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张道宏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郑功成出席并作主旨报告,海南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海南省委会主委刘艳玲主持开幕式。

本次论坛共收到30个省级组织和民盟中央社会委员会提交的论文268篇,其中43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由民盟浙江省委会社会与法制专委会委员、民盟杭州市委会社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委员、浙江六律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级合伙人柳沛撰写的论文《筑牢生育津贴制度藩篱,健全社保基金智慧监管》获评优秀论文。柳沛作为优秀论文作者代表参加论坛。

论文指出,作为一项至关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生育保险为适龄在职职工生育期间的生活保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经济支持。然而,通过不正当手段骗取生育津贴的现象依然存在,严重扰乱医保基金的正常运转秩序,损害广大参保人切身利益。笔者经深入调研,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是织密政策网眼,让骗保者无处遁形。

建议统一细化政策,出台文件规定,要求生育津贴申领条件必须连续缴纳生育保险满一年(12个月)。缴费基数的设定参考参保人在职工作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确定,如果没有在职满一年,那么要求按参保人最近在职一年的月平均工资确定,如果新注册成立的公司或个体工商户,参考参保人上一家公司工作的月平均工资金额确定缴费基数,次年可参考其实际经营状况调整基数。如果新成立公司或个体工商户要求按较高(超过全省月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缴纳的,必须连续缴纳满18个月才能申领生育津贴。对频繁更换参保单位的人员,强制要求提供上一家参保单位的社保缴费记录。

二是联合执法常态,建立“直达”机制。

建议建立医保局和劳动监察部门联合执法常态化机制,严厉打击专门招收孕妇的个体工商户;建议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组织劳动监察部门就“虚假劳动合同”“空壳公司参保”等典型骗保方法,对医保稽核人员开展劳动关系识别培训,统一具体判断标准;建议打通各环节数据库,实时核验参保单位经营状态、员工劳动关系真实性及工资流水一致性。建立直接将生育津贴发放到孕妇个人账户机制,在浙江、江苏等数字化基础较好的省份,试点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孕妇个人社保卡账户,减少中间环节寻租空间或操作空间。截至2025年3月底,全国生育津贴直发个人政策已形成“7省全覆+16省部分覆盖+9省待推进”格局,其中,上海、福建、山东、重庆、甘肃、宁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全域落实,有效避免了违法犯罪行为的生存空间。

三是智慧医保监测,统一执行尺度。

建议医保部门和人社部门联合发布文件,统一政策规定尺度和具体执行标准。建立智慧医保监测系统,通过大数据数字模型对比碰撞,对“突击参保”“聘孕数量”“异常基数”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打造三维立体智慧监控体系。以杭州市为例,目前已经初步建立大数据模型,先行先试,观察效果,待时机成熟再推广至全国范围施行。